养性·调气法第五

  彭祖曰∶道不在烦,唯能不思衣食,不思声色,不思胜负,不思曲直,不思得失,不思荣辱。心无烦,形勿极,而助之以导引,行气不已,亦可得长年,千岁不死。凡人不可无思,当以渐遣除之。彭祖曰∶和神导气之道,当得密室,闭户安床暖席,枕高二寸半,正身偃卧,瞑目,闭气于胸膈中,以鸿毛着鼻上而不动,经三百息,耳无所闻,目无所见,心无所思,如此则寒暑不能侵,蜂虿不能毒,寿三百六十岁,此邻于真人也。每旦夕(旦夕者,是阴阳转换之时。凡旦五更初暖气至,频频眼闭,是上生气至,名曰∶阳息而阴消。暮日入后冷气至,凛凛然时乃至,床坐睡倒,是下生气至,名曰∶阳消而阴息。且五更初暖气至,暮日入后冷气至,常出入天地日月山川河海人畜草木一切万物体中,代谢往来,无时休息。一进一退,如昼夜之更迭,如海水之潮汐,)是天地消息之道也面向午展两手于脚膝上,徐徐按捺肢节,口吐浊气,鼻引清气。(凡吐者去故气,亦名死气,纳者取新气,亦名生气,故《老子经》云∶玄牝之门,天地之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言口鼻天地之间可以出纳阴阳死生之气也。)良久,徐徐乃以手左托右托,上托下托,前托后托,瞑目张口,叩齿摩眼,押头拔耳,挽发放腰,咳嗽,发阳振动也。双作只作,反手为之,然后掣足仰振,数八十九十而止。仰下徐徐定心,作禅观之法,闭目存思,想见空中太和元气,如紫云成盖,五色分明,下入毛际,渐渐入顶。如雨初晴,云入山透皮入肉,至骨至脑,渐渐下入腹中,四肢五脏皆受其润,如水渗入地若彻,则觉腹中有声 然,意专思存,不得外缘,斯须即觉元气达于气海,须臾则自达于涌泉,则觉身体振动,两脚蜷曲,亦令床坐有声拉拉然,则名一通。一通二通乃至日别得三通五通,则身体悦怿,面色光辉,鬓毛润泽,耳目精明,令人食美,气力强健,百病皆去,五年十岁,长存不忘,得满十万遍,则去仙不远矣。人身虚无,但有游气,气息得理,即百病不生。若消息失宜,即诸 竟起。善摄养者,须知调气方焉。调气方疗万病大患,百日生眉须,自余者不足言也。

  凡调气之法,夜半后日中前,气生得调。日中后夜半前,气死不得调。调气之时,则仰卧床,铺浓软,枕高下其身平,舒手展脚,两手握大拇指节,去身四五寸,两脚相去四五寸,数数叩齿,饮玉浆,引气从鼻入腹,足则停止,有力更取,久住气闷,从口细细吐出尽,还从鼻细细引入。出气一如前法,闭口以心中数数,令耳不闻,恐有误乱,兼以手下筹,能至千则去仙不远矣。若天阴雾恶风猛寒,勿取气也,但闭之。若患寒热及卒患痈疽,不问日中,疾患未发前一食间即调,如其不得好瘥,明日根据式更调之。若患心冷病,气即呼出。若热病,气即吹出。若肺病即嘘出,若肝病即呵出,若脾病即唏出,若肾病即 出。夜半后八十鸡鸣,七十二平旦,六十三日出,五十四辰时,四十五巳时,三十六欲作此法,先左右导引三百六十遍。病有四种,一冷痹,二气疾,三邪风,四热毒。若有患者,安心调气,此法无有不瘥也。凡百病不离五脏,各有八十一种疾,冷热风气计成四百四病,事须识其相类,善以知之。心脏病者,体冷热。相法,心色赤,患者梦中见人着赤衣,持赤刀杖,火来怖人。

  疗法,用呼吹二气,呼疗冷,吹治热。肺脏病者,胸背满胀,四肢烦闷。相法,肺色白,患者喜梦见美女美男,诈亲附人,共相抱持,或作父母兄弟妻子。疗法,用嘘气出。肝脏病者,忧愁不乐,悲思喜头眼疼痛。相法,肝色青,梦见人着青衣,捉青刀杖,或狮子、虎、野狼来恐怖人。疗法,用呵气出。脾脏病者,体上游风习习,遍身痛烦闷。相法,脾色黄,通土色,梦或作小儿击历人邪犹人,或如旋风团栾转。治法,用唏气出。肾脏病者,体冷阴衰,面遍,细呼十遍,呼法,鼻中引气入,口中吐气出,当令声相逐呼字而吐之。热病者,用大吹五十遍,细吹十遍。吹如吹物之吹,当使字气声似字。肺病者,用大嘘三十遍,细嘘十遍。

  肝病者,用大呵三十遍,细呵十遍。脾病者,用大唏三十遍,细唏十遍。肾病者,用大 五十遍,细 三十遍。此十二种调气法,若有病根据此法恭敬用心,无有不瘥,皆须左右导引三百六

上一章 > 目录 < 下一章
推荐古籍
论语 三字经 三国演义 大学章句集注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三国志 史记 三侠五义 三十六计 三命通会 三略 三遂平妖传 世说新语 东京梦华录 东周列国志 东游记 东观奏记 中庸 中论 中说 九州春秋 九章算术 书目答问 乾坤大略 了凡四训 二刻拍案惊奇 云笈七签 五代史阙文 五代新说 五灯会元 亢仓子 人物志 仪礼 传习录 伤寒论 伯牙琴 何典 何博士备论 佛国记 便宜十六策 僧伽吒经 僧宝传 儒林外史 儿女英雄传 元史 公孙龙子 公羊传 六祖坛经 六韬 兵法二十四篇 农桑辑要 冰鉴 列女传 列子 刘公案 刘子 初刻拍案惊奇 前汉演义 剪灯新话 北史 北史演义 北游记 北溪字义 北齐书 匡谬正俗 医学源流论 十七史百将传 十二楼 十六国春秋别传 千字文 千金方 华严经 华阳国志 南北史演义 南史 南史演义 南游记 南越笔记 南齐书 博物志 历代兵制 反经 古今谭概 古画品录 史通 司马法 后汉书 后汉演义 后西游记 吕氏春秋 吴子 吴船录 吴越春秋 周书 周易 周礼 呻吟语 唐传奇 唐才子传 唐摭言 商君书 商君书 喻世明言 四十二章经 四圣心源 园冶 困学纪闻 围炉夜话 国语 圆觉经 地藏经 增广贤文 墨子 声律启蒙 夜航船 大唐创业起居注 大唐新语 大唐西域记 大戴礼记 天工开物 天玉经 太平广记 太平御览 太玄经 太白阴经 夷坚志 奇经八脉考 奉天录 女仙外史 子夏易传 孔子家语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孝经 孟子 孽海花 宋书 宋史 官场现形记 宣室志 容斋随笔 封神演义 将苑 尉缭子 小五义 小八义 小窗幽记 尔雅
版权所有©一直查   网站地图 闽ICP备200123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