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卷八十二

  ○戈

  《易》曰:离为戈兵。

  又曰:投戈散地,则六亲不能相保。

  《书》曰:武王至商郊,王左仗黄钺,右秉白旄以麾曰:"逖矣。西土之人。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

  又曰:武王伐纣,战於牧野。前徒倒戈,血流漂杵。

  又曰:成王崩,太保命仲桓、南宫毛(孔安国曰:二臣桓毛名。)俾爰齐侯吕伋,以二千戈、虎贲百人,逆子钊于南门之外。

  又曰:兑之戈,和之弓,垂之竹矢,在东房。(兑、和,古之巧人。)

  又曰:四人綦弁,执戈上刃,夹两阶戺。一人冕,执戣,立于东垂;一人冕,执瞿,立于西垂。(戣、瞿皆戟属。)

  又曰:惟干戈省厥躬。

  又曰:鲁侯、伯禽宅曲阜,徐夷并兴,公曰:"备乃弓矢,锻乃戈矛。"

  《诗》曰: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又曰:彼候人兮,荷戈与礻殳。(毛苌曰:候人,道路送迎宾客者也。荷,揭也。礻殳,殳也。礻殳,丁外切。)

  又曰:载戢干戈,载櫜弓矢。

  《礼记》曰:进戈者前其鐏比,(徂闷切。)后其刃;进矛戟者,前其镦,(音队。)后其锐。(郑玄曰:后刃,敬也。二兵镦鐏,虽在下犹为首。锐底曰鐏,取其鐏也。平底曰镦,取其镦地也。)

  又曰:春夏学干戈,秋冬学羽籥,皆於东序。(干,盾也,戈句序戟也。干戈万舞,象舞也。)

  又曰:能执干戈,以卫社稷。

  又曰:宾牟贾侍坐於孔子,孔子与之言,及乐。子曰:"夫乐者,象成者也。总干而山立,武王之事也。发扬而蹈厉,太公之志也。《武》乱皆坐,周召之治也。武王克商,济河而西,倒载干戈,包以虎皮,将帅之士,使为诸侯,名之曰建櫜。"

  又曰:大夫士既殡而君往焉,祝先升,君即位于阼,小臣二人,执戈立于前,一人立于后。

  《周礼》曰:旅贲氏:掌执戈盾,夹王车而趋,左八人,右八人,车止则持轮。丧纪,则衰葛执戈盾。军旅,则介而趋。

  又曰:节服氏:掌祭祀、朝觐衮冕,六人维王之太常。郊祀裘冕,二人执戈,送逆尸从车。(郑玄曰:裘冕者,亦从尸服也。从尸车,送逆之往来也。)

  又曰:方相氏:掌蒙熊皮,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傩,以索室殴疫。及墓,入圹,以戈击四隅,殴方良。(方良,罔两也。)

  又曰:司戈盾:裳戈盾之物而颁之。祭祀,授故士戈。(故士,王族,故士也与旅贲当事则卫王者也。)军旅、会同,授贰车戈盾,建乘车戈盾。授旅贲及虎士戈盾。(乘车,王所乘车军。旅则草路,会同则金路也。)

  又曰:车谓之六等之数:(郑玄曰:六等之数法易之,三材六画也。)车轸四尺,谓之二等;人长八尺,崇於戈四尺,谓之三等。殳长寻有四尺,崇於人四尺,谓之四等。车戟常,崇於殳四尺,谓之五等。酋矛常有四尺,崇於戟四尺,谓之六等。

  又曰:金有六齐。四分其金则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

  又曰:戈广二寸,内倍之,胡三之,援四之。(郑玄曰:戈,今勾子戟也。或谓之鸡鸣,或谓之拥颈也。)已倨则不入,已勾则不决。长内则折前,短内则不疾。(郑玄曰:戈,勾兵也。主於胡已倨,谓胡微直而邪多,以啄人则不入。已勾,谓胡曲多也。以啄人则创不决前谓援也。内长则援短,援短则曲於磬折,嘏於磬折则引之於胡并钩。内短则援长,援长则倨於磬折,倨於磬折则引之不疾。)

  又曰:庐人为庐器。戈秘六尺六寸,殳长寻有四尺。车戟常。酋矛常有四尺,矛夷三寻。(郑玄曰:秘犹柄也。八尺曰寻,倍寻曰常。酋夷,长短名也。)

  《左传》曰:晋公子重耳及齐,齐桓公妻之,公子安之。姜曰:"行也,怀与安,实败名。"公子不可,姜与子犯醉而遣之。醒以戈逐子犯。

  又曰:秦伐晋。战之明日,晋襄公缚秦囚,使莱驹以戈斩之。囚呼,莱驹失戈。狼瞫取戈以斩囚,禽之以从公乘,遂以为右。

  又曰:鲁败狄于咸,获长狄侨如。富父终甥舂其喉,以戈杀之,(春,犹冲也。)埋其首於子驹之北门。(狄长三丈。)

  又曰:齐败於鞍。齐顷公既免,求逢田父,三入三出。入于狄,卒皆抽戈盾,冒之以入于卫,卫师免之,遂自徐关入。

  又曰:晋楚战於鄢陵。范丐趋进(丐,土燮子。)曰:"塞井夷灶,陈於军中,晋楚惟天所授,何患焉。"文子执戈逐之曰:"国之存亡,天也!童子何知焉!"

  又曰:晋胥童、夷羊五帅甲八百,将攻郄氏。长鱼矫请无用众。公使清沸魋助之,(沸魋,嬖人也。)抽戈结衽(衽,裳也。)而伪讼者三。郄将谋於谢。(榭,讲武堂也。)矫以戈杀驹伯、苦成叔於其位。(驹伯,郤锜苦成叔郄犨也。)温季曰:"逃,威也。"遂趋。(郄至未奉君命而死,今矫等意欲禀□命,不以君命而来,故欲逃也。)矫及其车,以戈杀之,皆尸诸朝。

  又曰:晋中行献子将伐齐,梦与厉公讼,弗胜。(厉公,献子所杀。)公以戈击之,首坠於前,跪而戴之,奉之以走,见梗阳之巫皋。他日见诸道,与之言同。(巫亦梦见献子与厉公讼。)巫曰:"今兹主必死,若有事于东方则可以逞。"

  又曰:晋侯伐齐,范鞅门於雍门,其御追喜以戈杀犬於门中。(杀犬示闲暇也。)

  又曰:齐庆封好田而嗜酒,与庆舍政。(舍,庆封子。)卢蒲癸臣子之,(子之舍也。)与王何二人皆嬖,使执寝戈而先后之。(寝戈,亲近兵仗也。)尝於太公之庙,庆舍莅事。(临祭事也。)麻婴为尸,(为祭尸也。)卢蒲癸、王何执寝戈。庆氏以其甲环公宫。卢蒲癸自后刺子之,王何以戈击之,解其左肩。犹援庙桷,动於甍,以俎壶投,杀人而后死。(言其力多。)

  又曰:郑徐吾犯之妹美,公孙楚聘之。(楚子南也。)公子黑又使强委禽焉。(禽,雁也。纳彩内雁也。)子南戎服入,左右射,超乘而出。女自房观之,适子南氏,子晳怒,既而橐甲以见子南,欲杀之而取其妻。子南知之,执戈逐之,及冲击之以戈,(冲,交道也。)子晳伤而归。告大夫曰:"我好见之,不知其有异志,故伤。"

  又曰:晋平公有疾。郑伯使公孙侨如晋聘,且问疾。叔向问曰:"寡君之疾病,卜人曰:'实沈、台骀为祟。'此何神也?"子产曰:"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迁实沈于大夏,主参。"

  又曰:卫公孟絷狎齐豹,(公孟,灵公兄也。齐豹,齐恶之子,为卫司寇也。)夺之司寇与鄄,公孟恶北宫喜、褚师圃,欲去之。公子朝通于襄夫人宣姜,惧而欲以作乱。故齐豹,北宫喜、褚师圃、公子朝作乱。公孟有事于盖获之门外,(有事,祭也。盖获,卫郭门也。)齐氏帷於门外而伏甲焉。使祝蛙置戈於车,薪以当门。华齐御公孟,宗鲁骖乘。及闳,齐氏用戈击公孟,宗鲁以背蔽之,中公孟肩,杀之。

  又曰:吴入郢,楚昭王涉睢,济江,入于云中。王寝,盗攻之,以戈击王。王孙由于以背受之,中肩。

  又曰:吴伐越。越子句践御之,陈于槜李。灵姑浮以戈击阖闾,伤将指。

  又曰:人输晋范氏粟。郑之姚子般送之,范吉射逆之,赵鞅御之。邮无恤御简子,卫太子为右,登铁上。郑人击赵简子,中肩,毙于车中,太子救之,以伐郑。师北,太子后复之,郑师大败。

  又曰:齐简公即位。与妇人饮酒于檀台。成子迁居寝,(徙公使居正寝。)公执戈将击之。(疑其欲作乱也。)太史子馀曰:"非不利也,将除害也。"

  又曰:晋荀瑶帅师伐郑。(荀瑶,智伯也。)郑驷弘请救于齐。(弘,驷耑攵子)陈成子救郑。及濮,雨,不涉。成子衣制杖戈,(制雨衣也。)立于阪上,马不出者,助之鞭之。智伯闻之,乃还。(畏其得众心也。)曰:"我卜伐郑,不卜敌齐。"

  又曰:卫良夫与太子蒯聩入,舍於孔氏之外圃。昏入,适伯姬氏。既食,孔伯姬仗戈而先,太子与五人介舆豭从之,(分械甲也。)迫叔悝於厕,强盟之。(孔氏专政,故劫孔悝,欲令逐辄。)

  《汉书》曰:宣帝时,美阳鼎献之。张敞好古文字,案鼎铭勒而上议曰:"今鼎出於郊东,中有刻书,曰王命尸臣,(孟康曰:尸,主也。)官此扌旬邑,赐尔鸾旂,黻雕戈尸,臣拜手稽首。窃以传记言之,鼎殆周之所以褒赐大臣也。"

  又曰:武帝元鼎五年,南越相吕嘉反,遣归义侯严为戈船将军,(张晏曰:严故越人,降为归义侯。越人于水中负{殹金}々人船,又有蛟龙之害,故置戈於下,因以为名也。)下离水。

  《晋书》曰:《贾充传》云:"高贵乡公之攻相府也,充率众拒战於南阙。军将败,骑督成倅弟太子舍人济问充曰:"今日之事当如何?"充谓曰:"公养汝等正拟今日,复何疑。"济於是抽戈犯跸。

  崔鸿《前赵录》曰:李景年字延祐,前部人。长平之战,刘聪马中矢,几为晋军所获。景年以马授聪。挥戈前战。以功封梁邹侯。

  《战国策》曰:中山君飨都大夫羊羹不遍,司马子期怒而走於楚,说楚王伐中山,中山君亡走。有二人挈戈而随,中山君顾谓二人:"子奚为者也?"二人对曰:"臣有父当饿将死,君下壶食餔臣之父,故来死君也。"中山君慨然仰天叹曰:"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食得士二人。"

  《国语》曰:秦师侵晋,惠公令韩简挑战,曰:"昔君之惠,寡人未敢忘。家人之众能合之不能离也。君若不还,寡人将无所避。"穆公衡雕戈出见使者。

  《庄子》曰:孔子穷於陈蔡,七日不食,弦歌鼓琴。子路仡然执戈而舞。

  《韩子》曰:勾践入官於吴,执戈为吴王洗马,故能杀夫差於姑苏。

  《吕氏春秋》曰:赵简子攻卫附郭,自将远立,(郭远立,矢石不及也。)又居於犀蔽犀橹之下,投枹而叹(投,弃也。)曰:"呜呼,士之遫(音速。)弊,尽一若此乎!"(遫犹化也,一犹皆也,言士之燮化弊恶皆如此乎。)行人烛过免胄横戈而进曰:"亦由君不能耳,士又何弊尽之有!"简子乃去犀蔽犀橹,而立於矢石之所及,(矢,箭也。石,弩也。)一鼓而毕乘之。(毕,尽也。乘,凌也。)简子曰:"与我得革车千乘也,不如闻行人烛过之一言。"

  《淮南子》曰:阳虎为乱於鲁,鲁君令人闭城门而捕之,得者有赏,失者夷族。围三匝矣,阳虎将举剑而自刎颈,门者止之曰:"我将出子。"阳虎左执剑,右提戈,赴围而走,门者出之。阳虎既出,顾出之者,以戈推之,攘祛薄腋。鲁君闻阳虎失,怒所出之门。以为伤者战斗者也,不伤者为纵之。伤者受厚赏,不伤者受重罪也。此所谓害之而反利之者也。

  又曰:鲁阳公与韩构难,战酣。日暮,授戈而捴日。日反三舍。(鲁阳,楚人也,文之孙,司马期之子,所谓鲁阳文子也。楚僭号称王,其守县大夫皆称公,曰鲁阳公,今南阳鲁是也。)

  《五经要义》曰:国君及元率戎车将在中央当鼓,御者在左,勇力之士执戈在后。

  陆景《典语》曰:戈刀虽备於执事,而无所扬其锋。

  桓宽《盐铁论》曰:匈奴处沙漠之中,生不食之地,如中国之麋鹿耳。好事之臣,求其义,责之礼,使中国干戈至今未息。

  《玄晏春秋》曰:七年,春王正月乙酉,予长七尺四寸矣,未通史书,与从姑子梁柳等击壤于路,或编荆为盾,执荻为戈,分陈相刺习兵,共以为乐。

  张骘《文士传·挚虞答策》曰:古之良臣受彤弓雕戈之锡,铭之彝器,贶之后昆,旷世历代以为宾荣。岂无其物,贵殊品也。

  《抱朴子》曰:虎狼见逼,不挥戈奋剑而弹琴咏诗,吾未见其身之可保也。

  又曰:荆卿、朱亥不示小勇於怯弱之间,孟贲、冯妇不奋戈戟于狸豺之群。

  《山海经》曰:昆仑墟北,有人曰:"太行伯",把戈。

  干宝《搜神记》曰:有崔文子者,学仙於子高。子高化为白霓而持药与子,文子惊怪,引戈击霓,中之,因堕其药。俯而视之,王子乔之尸也,置之室中,覆以弊筐,须臾而化为大鸟。开而视之,翻飞而去。

  梅陶《在盆口与三公书》苏峻勇而无谋,兵家所常弊也。长广人释锄犁,执干戈,何知战法。

  《文选》曰:戈鋋彗云。

  又曰:戈矛若林。

  《离骚》曰: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号短兵接。

  繁钦《述征赋》曰:时三日之暮春,逼干戈之急难。

  王粲《从军诗》曰:楼船凌洪波,寻戈刺群虏。

  高贵乡公诗曰:干戈随风靡,武骑齐雁行。

  魏明帝《堂上行》曰:武夫怀勇毅,勒马於中原。干戈森若林,长剑奋无前。

  荀道雍《猛虎行》曰:诘朝弹竹冠,荷戈翦荒要。

  应贞《华览》曰:万夫决拾,武骑齐足。乘夷长森,分行别属,弓不虚弯,戈不苟扑。

  傅毅《西征颂》曰:愠昆夷之匪协,咸矫于戎事。干戈动而后戢,天将祚而隆化。

  崔骃《北征颂》曰:人事协兮皇恩得,金精扬兮水灵伏,顺天机兮把刑德,戈所指兮罔不克。

  张协《七命》曰:举戈林竦,挥锋电灭。仰倾云巢,俯殚地穴。

  孔欣《七诲》曰:携同好,命爪牙,摄乌号,杖雄戈,缘山结网,参云张罗。

  殷融议曰:自顷多难,国度屡空。疋夫有重茧之劳,武士有执戈之勋。

上一章 > 目录 < 下一章
推荐古籍
论语 三字经 三国演义 大学章句集注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三国志 史记 三侠五义 三十六计 三命通会 三略 三遂平妖传 世说新语 东京梦华录 东周列国志 东游记 东观奏记 中庸 中论 中说 九州春秋 九章算术 书目答问 乾坤大略 了凡四训 二刻拍案惊奇 云笈七签 五代史阙文 五代新说 五灯会元 亢仓子 人物志 仪礼 传习录 伤寒论 伯牙琴 何典 何博士备论 佛国记 便宜十六策 僧伽吒经 僧宝传 儒林外史 儿女英雄传 元史 公孙龙子 公羊传 六祖坛经 六韬 兵法二十四篇 农桑辑要 冰鉴 列女传 列子 刘公案 刘子 初刻拍案惊奇 前汉演义 剪灯新话 北史 北史演义 北游记 北溪字义 北齐书 匡谬正俗 医学源流论 十七史百将传 十二楼 十六国春秋别传 千字文 千金方 华严经 华阳国志 南北史演义 南史 南史演义 南游记 南越笔记 南齐书 博物志 历代兵制 反经 古今谭概 古画品录 史通 司马法 后汉书 后汉演义 后西游记 吕氏春秋 吴子 吴船录 吴越春秋 周书 周易 周礼 呻吟语 唐传奇 唐才子传 唐摭言 商君书 商君书 喻世明言 四十二章经 四圣心源 园冶 困学纪闻 围炉夜话 国语 圆觉经 地藏经 增广贤文 墨子 声律启蒙 夜航船 大唐创业起居注 大唐新语 大唐西域记 大戴礼记 天工开物 天玉经 太平广记 太平御览 太玄经 太白阴经 夷坚志 奇经八脉考 奉天录 女仙外史 子夏易传 孔子家语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孝经 孟子 孽海花 宋书 宋史 官场现形记 宣室志 容斋随笔 封神演义 将苑 尉缭子 小五义 小八义 小窗幽记 尔雅
版权所有©一直查   网站地图 闽ICP备200123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