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回

  九里山十面埋伏

  却说韩信欲引项王深入重地,求计于左车,左车曰:“霸王累次被元帅诱引,以致取败,若复行此计,恐霸王识破,决不追赶。明日出阵当请主上答话,主上以言语激之,而向西急走,霸王性暴,决难容忍,定要追赶。如有左右谏止,臣请中途以身当之,彼想日前诈降之恨,岂肯便罢?臣大笑逃走,霸王愈加忿怒,必然前进。如此可引十数里,可入重地。元帅高见,不知以为何如?”信曰:“此论正合吾意!”随同左车到汉王大寨,见汉王具说前事,汉王曰:“吾左右须预备大将以当之。”信曰:“即着孔熙、陈贺二将为大王羽翼,王引项王可向西会垓而行,臣于彼处已有布置。”汉王大喜。君臣密密计议停当。

  却说韩信复到中军,传下将令,着大小三军,听候发落。次日,诸将俱到帐下伺侯。韩信曰:“主上自出褒中来,与项王五年之间,亲经七十余战,劳师动众,万苦千辛。今项王势孤力弱,胜负之决,在此一举。诸君务要竭力报效,各图裂土而封,以成万年之业。进当奋勇,退当固守,麾左则左,麾右则右,听吾指挥,共成王事。”诸将应声而诺曰:“敢不听元帅号令。”于是韩信按《周易》布阵:乾为天,令王陵管之,引副将十六员,大兵四万五千,旗帜六十四面,在西北方埋伏;坎为水,令大将卢绾管之,引副将十六员,大军四万五千,旗帜六十四面,在正北方埋伏;艮为山,令大将曹参管之,照前引军在东北方埋伏;震为雷,令大将英布管之,照前引军在正东方埋伏;巽为风,令大将彭越管之,照前引军在东南方埋伏;离为火,令周勃管之,照前引军在正南方埋伏;坤为地,令张耳管之,照前引军在西南方埋伏;兑为泽,令臧荼管之,照前引军在正西方埋伏。前布八卦,后设五行,左辅右弼,各有方向。夏侯婴领兵十万,随汉王后为应接之兵;子房领兵十万,在左掖为防护使;陈平领兵十万,在右掖为救应;使孔熙、陈贺领兵二万,为羽翼;吕马通、吕况,领兵二万,为日月;靳歙领兵一万二千,副将十二员,为十二方位;柴武领兵二万八千,副将二十八员,为二十八宿;大将任敖领军二万五千,看守汉王大营;刘泽领军三千,在鸡鸣山虚张旗帜,遥为之势;刘交领兵五千,巡哨后军;薄昭、孙可怀、高起、张仓、戚思等,各领兵一千,四边催督人马前进;陈豨、陆贾、傅宽、吴芮等,各领军五千,从小路在徐州左近,待楚兵空壁出城,即乘势入城,捉住霸王宫眷,安抚百姓,勿得擅自抢虏,四门拔楚帜,尽立汉帜;灌婴佯败,引霸王入会垓;待霸王败后,中郎骑将杨喜,与五军都尉杨武,左军司马王翼,右军司马吕胜,在乌江左右埋伏。诸将随韩信摆成阵势,各有方向,俱已完备。

  有王陵等近前曰:“元帅一向操练人马,布置军阵,某等俱已明白。但今九里山去沛县一百八十里,此时楚兵五十万,四方安下营寨,元帅欲令某等去九里山埋伏,不知从何路而去?在何处埋伏?不知元帅在何处对敌?主上在何处引战?请问其详,以决群疑。”信曰:“某未来此处,与楚交兵,预先数四差人踏看地方,细访埋伏处所,然后分调诸君,各守方位,如不知去路,何以取胜?九里山在徐州城北,离城九里远。项王被左车诈诱来沛县。心甚懊悔,今与吾战,一败之后,决奔彭城。吾因算定此山,极好埋伏,不待霸王进城,就令诸君布此阵势,将项王围困在内。四边皆是汉兵,使项王进无所往,退无所守,决欲过大江,以求救应。某又遣四大将在乌江埋伏,项王亦难渡江,此处定然擒获成功。诸路人马可往西而行,从固陵北路沿黄河岸边,从归德郡绕虞城县二百里,倒转入彭城九里山。此山旧名九嶷山,相连有四座山,城东北有鸡鸣山,城西有楚王山,城北有圣女山,周迴有二百里。项王到彭城,见城上有汉兵旗帜,决不敢近城,却从北走。诸君人马四合而来,岂能出此重围?某已算定方向,然后敢诱楚兵至此,使往回劳苦,再无军需,所以为必胜之说也。”王陵等拜伏在地曰:“元帅神机妙算,古今罕有也!”

  韩信发落诸将已毕,只见帐下一人高叫曰:“元帅何视人如土木耶?”信视之,乃舞阳侯樊哙也。信曰:“诸将皆有方向,独将军未有调用,非信轻将军也,但有一大任,欲将军管领,恐一时误事,则百万雄师,如无眼目矣。”哙曰:“元帅有何遣用,某竭力前进,如少误事,决听元帅以军法治之,虽死亦不敢怨恨。”信曰:“诸君大军到九里山,当左者则麾左旗,当右者则麾右旗,当前者则照前而麾之,当后者则照后而麾之,四面八方,转移布置,全看中军大旗调度。目令诸事俱备,惟少此一节,欲劳将军,于九里山高岗之上,领精兵三千,执掌大旗,指挥三军,各投方向,又全仗将军眼明手疾,随机应变,远望项王所向之处,以为动转。”哙曰:“白日可望大旗,若晚间何以为号?”信曰:“晚间执一大灯笼,高竖起山顶上,却看火把不动,而各占方向者,乃汉兵;若奔走而趋前不定者,为楚兵;挥转灯笼,自有照应。将军须用心,不可有误!”樊哙得令,同诸将向固陵密密进发。止汉王大兵,并左右前后四起,随韩信与楚交战,其余尽数东行不题。

  却说霸王召季布等计议曰:“昨差人四边探听,汉兵委的势重。汝等分为六起进发,仍着钟离昧、周兰随朕防护,以为救应。肤亲领兵二十余万,其余三十万乃六起大将管领,着虞子期守护中军。”霸王一骑马早出阵前,传与汉王:“急早与吾决战,两家成败,在此一举,不可仍前迴避,却教韩信暗施诡计,非大丈夫之所为也!”于是汉王全装甲胄,耀武扬威,来到阵前,要与霸王对敌。未知果与对敌否?且看下回分解。

上一章 > 目录 < 下一章
推荐古籍
论语 三字经 三国演义 大学章句集注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三国志 史记 三侠五义 三十六计 三命通会 三略 三遂平妖传 世说新语 东京梦华录 东周列国志 东游记 东观奏记 中庸 中论 中说 九州春秋 九章算术 书目答问 乾坤大略 了凡四训 二刻拍案惊奇 云笈七签 五代史阙文 五代新说 五灯会元 亢仓子 人物志 仪礼 传习录 伤寒论 伯牙琴 何典 何博士备论 佛国记 便宜十六策 僧伽吒经 僧宝传 儒林外史 儿女英雄传 元史 公孙龙子 公羊传 六祖坛经 六韬 兵法二十四篇 农桑辑要 冰鉴 列女传 列子 刘公案 刘子 初刻拍案惊奇 前汉演义 剪灯新话 北史 北史演义 北游记 北溪字义 北齐书 匡谬正俗 医学源流论 十七史百将传 十二楼 十六国春秋别传 千字文 千金方 华严经 华阳国志 南北史演义 南史 南史演义 南游记 南越笔记 南齐书 博物志 历代兵制 反经 古今谭概 古画品录 史通 司马法 后汉书 后汉演义 后西游记 吕氏春秋 吴子 吴船录 吴越春秋 周书 周易 周礼 呻吟语 唐传奇 唐才子传 唐摭言 商君书 商君书 喻世明言 四十二章经 四圣心源 园冶 困学纪闻 围炉夜话 国语 圆觉经 地藏经 增广贤文 墨子 声律启蒙 夜航船 大唐创业起居注 大唐新语 大唐西域记 大戴礼记 天工开物 天玉经 太平广记 太平御览 太玄经 太白阴经 夷坚志 奇经八脉考 奉天录 女仙外史 子夏易传 孔子家语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孝经 孟子 孽海花 宋书 宋史 官场现形记 宣室志 容斋随笔 封神演义 将苑 尉缭子 小五义 小八义 小窗幽记 尔雅
版权所有©一直查   网站地图 闽ICP备200123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