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 名义

    拼音:míng yì,注音:ㄇ一ㄥˊ 一ˋ,词性:名词、形容词
    反义词: 实质实际形式表面面子

    简解

    ◎ 名义 míng yì
    [name] 做某事时用来作为依据的名称或称号;与事物的实际有别的名称
    以革命的名义
    ◎ 名义 míng yì
    (1) [titular]
    (2) 表面上;形式上;仅限于称号或名目上
    享有名义上的主权
    (3) 有 [通常为公职的或荣誉的] 头衔而不履行相应职务、功能、责任
    名义首脑

    详解

    1. 名声与道义。《韩非子·诡使》:“官爵所以劝民也,而好名义、不进仕者,世谓之烈士。”《南史·袁粲传》:“本知一木不能止大厦之崩,但以名义至此耳。”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沿袭》:“人生所享厚薄,各有定分。世有以智力取者,自谓己能,往往不顾名义。” 清 恽敬 《前翰林院编修洪君遗事述》:“君之智力足以颠倒英豪,激扬权势,独於名义所在,一心专气以必赴之。”
    2. 事物的名称和含义;事物立名的含义。 宋 程大昌 《演繁露·自序》:“而《繁露》之书,事物名义,悉所研极。”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十:“今人多诵《高王观世音经》,而莫能详其名义。” 徐特立 《用唯物的辩证的观点看事物》:“ 毛主席 对于名义很注意,在 江西 强调说人民是主人,政府官吏是公仆,这把人民和政府的关系弄清楚了。”
    3. 名分;身分,资格。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 严子陵 ﹞知 光武 为帝胄之英,名义甚正,所以激发其志气,而导之以除兇剪逆。”《明史·太祖纪赞》:“修人纪,崇风教,正后宫名义,内治肃清。” 老舍 《善人》:“ 穆女士 给她的名义是秘书。按说有这个名义,不给钱也满下得去。” 冰心 《寄小读者》十八:“船抵 西雅图 之前一两天,他们曾用全体名义,写一篇勉励 中国 学生为国家争气的话,揭贴在甲板上。”
    4. 形式,表面。 郭沫若 《洪波曲》第六章四:“《扫荡报》本来是复兴社的机关报,但在名义上是属于行营政训处的。”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四章:“名义上虽说是一个市镇,而居民却不到一百家。”

按首字母搜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按笔画数搜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热门搜索汉字
癣 - xuǎn 18
万 - wàn 9
侒 - ān 11
彗 - huì 8
苏 - sū 2
除 - chú 17
骐 - qí 6
懋 - mào 12
廷 - tíng 2
终 - zhōng 17
热门搜索词语
创汇 8
长波 4
书签 2
评判 7
侨乡 16
琵琶 19
奇闻 13
摘编 4
出轨 13
刃树剑山 15
热门搜索成语
婢作夫人 9
侜张为幻 7
久旱逢甘雨 2
痌瘝在抱 12
如法砲制 20
鹰犬之才 17
寒木春华 11
闷海愁山 17
通共有无 13
恬不知耻 11
相关搜索
报名
爱国主义
名称
名字
名单
名牌
名录
名人
匿名
签名
阿世盗名
按名责实
榜上无名
背恩负义
背恩弃义
背恩忘义
背信弃义
背义负恩
背义负信
背义忘恩
版权所有©一直查   网站地图 闽ICP备200123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