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 离骚

    拼音:lí sāo,注音:ㄌ一ˊ ㄙㄠ,词性:

    简解

    详解

    1. 遭遇忧患。《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离骚者,犹离忧也…… 屈平 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类对》:“ 刘斯立 跂 , 莘老丞相 长子,贤而能文。 建中靖国 间,丞相追復, 斯立 以啟谢诸公云:‘晚岁离骚,旋招魂於异域;平生精爽,犹见梦於故人。’”
    2. 离别的愁思。语本《楚辞·离骚》 汉 王逸 注:“离,别也;骚,愁也;经,径也。言己放逐离别,中心愁思,犹陈直径,以风諫君也。” 唐 岑参 《送赵侍御归上都》诗:“帝城谁不恋,回望动离骚。” 宋 方岳 《齐天乐·和楚客赋芦》词:“天岂无情,离骚点点送归客。”
    3. 牢骚。《北史·儒林传论》:“ 孝籍 徒离骚其文,尚何救也。” 宋 苏辙 《次韵子瞻见寄》:“ 贾生 作传无封事, 屈平 忧世多离骚。”
    4. 文体之一种。 宋 魏庆之 《诗人玉屑·诗体上》:“风雅颂既亡,一变而为离骚,再变而为 西汉 五言,三变而为歌行杂体,四变而为 沉 宋 律诗。”
    5. 泛指词赋、诗文。 清 杭世骏 《<东城杂记>序》:“斯诚离骚之博徒,艺苑之别子矣。”
    6. 曲名。 元 耶律楚材 《夜坐弹离骚》:“一曲《离骚》一椀茶,箇中真味更何加。” 游国恩 《楚辞概论·楚辞的名称》:“﹝《离骚》﹞这个名词的解释,也不是 楚 言,也不是离忧,也不是遭忧和别愁,更不是明扰,乃是 楚 国当时一种曲名。按《大招》云:‘ 楚 《劳商》只。’ 王逸 曰:‘曲名也。’按‘劳商’与‘离骚’为双声字,古音‘劳’在‘宵’部,‘商’在‘阳’部,‘离’在‘歌’部,‘骚’在‘幽’部。‘宵’‘歌’、‘阳’‘幽’,并以旁纽通转,故‘劳’即‘离’,‘商’即‘骚’,然则‘劳商’与‘离骚’,原来是一物而异其名罢了。‘离骚’之为 楚 曲,犹后世‘齐驱’‘吴趋’之类。 王逸 不知‘劳商’即‘离骚’之转音,故以为另一曲名,正如他不知《大招》的‘鲜卑’与《招魂》的‘犀比’是一件东西一样。”

按首字母搜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按笔画数搜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热门搜索汉字
装 - zhuāng 13
尼 - ní 13
著 - zhù 9
矩 - jǔ 16
璜 - huáng 19
匕 - bǐ 9
捉 - zhuō 3
挫 - cuò 2
应 - yīng 14
继 - jì 17
热门搜索词语
生平 18
勾搭 13
订货 1
唔哩 17
当务之急 13
口算 7
粗糙 2
高档 12
晓得 8
本意 13
热门搜索成语
九年之储 8
招风揽火 3
众少成多 8
雪案萤窗 15
油干灯草尽 17
一长一短 14
青梅竹马 17
联袂而至 16
不甘雌伏 15
神牵鬼制 12
相关搜索
离开
调离
电离
短距离
等离子体
不离
剥离
别离
背离
悲欢离合
爱别离苦
鞍不离马,甲不离身
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
八九不离十
班驳陆离
斑驳陆离
悲欢离合
背井离乡
背乡离井
本同末离
版权所有©一直查   网站地图 闽ICP备200123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