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 县令

    拼音:xiàn lìng,注音:ㄒ一ㄢˋ ㄌ一ㄥˋ,词性:名词

    简解

    ◎ 县令 xiàn lìng
    [county magistrate] 官名,旧时一县的行政长官
    今之县令。——《韩非子·五蠹》
    会县令摄篆。——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县令遣媒。——《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详解

    高名令闻。《庄子·外物》:“饰小説以干县令,其於大达亦远矣。” 成玄英 疏:“县,高也。夫修饰小行,矜持言説,以求高名令问者,必不能大通於至道。”
    一县之行政长官。 周 有县正,掌县之政令。 春秋 时县邑之长称宰、尹、公、大夫,其职同。 秦 汉 县万户以上者称令,不及万户者称长。 晋 隋 因之。 唐 时县置令,县有赤、畿、望、紧、上、中、下七等,不分令长。 宋 因 唐 制,其京朝官任县令职者,称知某县事。 元 县置达鲁花赤,以县尹为副。 明 清 称知县。辛亥革命后改为县知事。后称县长。《韩非子·八经》:“县令,约其辟吏。”《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至 蜀 , 蜀 太守以下郊迎,县令负弩矢先驱, 蜀 人以为宠。” 唐 韩愈 《赠崔复州序》:“县令不以言,连帅不以信,民就穷而敛愈急,吾见刺史之难为也。”《资治通鉴·周赧王三十二年》:“嗣君好察微隐,县令有发褥而席弊者,嗣君闻之,乃赐之席。” 胡三省 注:“古者县大夫,至 春秋 时有邑大夫。县令,起于 战国 之时, 秦 汉 因之。”

按首字母搜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按笔画数搜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热门搜索汉字
蔼 - ǎi 19
浑 - hún 3
佯 - yáng 1
暨 - jì 17
矮 - ǎi 5
挂 - guà 10
珰 - dāng 9
髚 - qiào 12
冼 - xiǎn 14
枫 - fēng 4
热门搜索词语
国务卿 10
毛细血管 8
神殿 10
百老汇 8
春色 14
环顾 11
狂朋怪侣 13
前景 8
纷纷 5
巾帼 9
热门搜索成语
奔轶绝尘 16
雕镂藻绘 11
践规踏矩 20
安如太山 17
封官许愿 3
目瞪口呆 11
用智铺谋 7
闭户读书 4
不主故常 17
沉密寡言 2
相关搜索
令人
命令
本县
传令
传令兵
禁令
法令
发号施令
发令
发令枪
抱令守律
猜枚行令
猜拳行令
谄词令色
朝令暮改
朝令夕改
赤县神州
从令如流
发号施令
发宪布令
版权所有©一直查   网站地图 闽ICP备200123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