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 繁体字:檄,笔画:17,拼音:xí,部首:木

    简解

    檄 (形声。本义檄文) 同本义 太祖得书,便命移檄。--《英烈传》 制府檄下。--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所有文檄,幕下儒生设意修词(文檄”即檄文。古代用以征召、晓喻或声讨的文书)。--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奉檄守御。--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又如传檄(传布檄文);羽檄(上插鸟羽的古代征兵军书) 泛指信函 使君子年善?来檄可求。--王安石《寄丁中允》 檄 用檄文晓谕或声讨 按察司行文檄了知县去。--《儒林外史》 檄其人士,于政治宗教,皆欲 檄xí〈古〉用于征召、晓谕、声讨的文书~文。传~声讨。

    相关阅读《儒林外史》

    详解

    檄 xi 部首 木 部首笔画 04 总笔画 17 檄 a call to arms; 檄 xí (1) (形声。本义檄文) (2) 同本义 [a call to arms in ancient times] 太祖得书,便命移檄。--《英烈传》 制府檄下。--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所有文檄,幕下儒生设意修词(文檄”即檄文。古代用以征召、晓喻或声讨的文书)。--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奉檄守御。--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传檄(传布檄文);羽檄(上插鸟羽的古代征兵军书) (4) 泛指信函 [letter] 使君子年善?来檄可求。--王安石《寄丁中允》 檄 xí (1) 用檄文晓谕或声讨 [announce] 按察司行文檄了知县去。--《儒林外史》 檄其人士,于政治宗教,皆欲有所更革,顾终不成。--鲁迅《坟·摩罗诗力说》 (2) 又如檄调(行檄调动);檄委(用檄文晓谕、托咐) 檄文 xíwén [an official public declaration,addressed to junior officers and people,usu. on starting a compaign;call (summons) to war] 古代写在木简上的官方文书,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特指声讨的文告 操作檄文以达诸郡。--《三国演义》 檄 xí ㄒㄧˊ 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或声讨的文书此臣之所谓传~而千里定者也”。~文。羽~。~移(文体名,檄文”与移文”的合称。檄文多用于声讨和征伐;移文多用于晓喻或责备)。 郑码fnsm,u6a84,gbkcfad 笔画数17,部首木,笔顺编号12343251141533134

按首字母搜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按笔画数搜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热门搜索汉字
掠 - lüě 2
邑 - yì 13
胎 - tāi 5
墚 - liáng 18
押 - yā 10
嗓 - sǎng 16
鮝 - hān 3
猘 - xiǎn 10
莽 - mǎng 12
午 - wǔ 16
热门搜索词语
交织 17
筹码 13
储备 12
软弱 9
内隐 7
马德里 20
情侣 14
彩带 14
导引 13
注册 8
热门搜索成语
临渴穿井 15
戎马倥偬 17
吐故纳新 14
鄙吝复萌 19
乐昌破镜 13
翻然改进 7
飞沙扬砾 9
牧猪奴戏 19
纲纪废弛 4
登高望远 12
相关搜索
传檄而定
飞书走檄
版权所有©一直查   网站地图 闽ICP备20012346号-1